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十一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在厦举办线上 [复制链接]

1#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082675.html

两岸医者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心血管领域学术交流

台海网11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李方芳通讯员刘云芳文/图)历经十届创新发展,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年会(简称“海峡会”)已成长为国内心血管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大型学术会议之一,在搭建两岸心血管病交流平台、造福区域广大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第十一届海峡会于11月12日-15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大会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北京杰凯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简称“厦心”)共同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葛均波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等纷纷以视频形式送上对大会的祝福。大会执行主席、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厦心院长王焱教授主持大会。

大会主席、中医院杨跃进教授在现场致辞表示,海峡会为两岸老中青三代医学同道构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如今大会正式开启第二个十年,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海峡会将蓬勃发展,迸发出更多的学术创新成果,为我国心血管领域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多贡献。

突破疫情桎梏

心血管大咖云端“论剑”

与往年会议全程在厦门举行不同,此届海峡会颇具意义的一大特色,即在两岸分别设置了线下主会场。厦门主会场设在了厦心院内,有多位专家参会;台湾主会场有多位专家到场,众多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专家则以线上方式参与,两个主会场间同步沟通。为期四天的会议共举办学术报告余场、手术演示近20余场。

随着海峡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会已成为福建省乃至海西地区最大规模的心血管医学学术会议,具有鲜明的海峡和国际特色。多年前,海峡会首次实现了两岸间的实时现场手术转播,自去年起引入的5G技术则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网络支持,令线上互动交流更为深入和广泛。尽管此次受疫情影响,但心血管医师在云端学术“论剑”的热情没有丝毫减弱,同时更多来自基层、偏远地区的医师也有机会参与其中,共吸引了多达16万名医者线上参会。

大会共设26个分论坛,全面覆盖心外科、护理、电生理、心衰、胸痛、心脏康复、心脏超声、检验、影像等领域,论坛主题的日趋国际化、多元化,也彰显着厦心过硬的专科综合实力。在整体搬迁至五缘湾新址的一年多来,厦心作为疑难复杂重症心血管疾病区域诊疗中心的作用不断突显,超过七成的患者来自厦门以外,近年来陆续取得中国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以及心脏康复中心等国家级资质,且均为全国首批入选,是福建省唯一获得“五大中心”医院。

此外,作为第三届“医院”之一,厦心五缘湾现址极具国际化的人文设计和高效便捷的管理流程也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会长王立基在开幕式上感叹,参观厦心后,医院所有设计都是以患者就医诊疗为中心出发的,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更是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医疗红利。

跨海直播献技

高难新技术吸睛

对参会医师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每年精彩的跨海手术直播演示。今年的手术演示不仅有疑难复杂的冠脉介入手术,更有多台近年来新兴的心血管微创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简称“TAVI手术”)等轮番上演,备受瞩目。

据了解,由于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日趋增多,TAVI手术已逐渐成为改善症状、挽救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这项手术可以实现不开胸更换心脏瓣膜,创伤小、恢复快,是业界里程碑式的技术热点,为无法进行外科手术的高危重度瓣膜病高龄患者带来新选择。

大会执行主席、厦心院长王焱教授介绍,厦心于年开展省内首例TAVI手术,是国内第6家开展TAVI的中心。多年的临床探索和经验积累下,医院已形成一支成熟的TAVI团队,手术患者平均年龄在78岁以上,手术量、手术难度全省领先,走在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厦心团队已在多场顶尖学术会议上实时演示多例高难度TAVI手术,获与会专家好评。

此届海峡会上,厦心带来了一例高难TAVI手术直播演示,为一名70岁的老大爷微创不开胸更换了心脏瓣膜,获得了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肯定。目前,厦心在这一领域屡屡取得突破性进展,让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也能享受到微创手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