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由炎症、缺血性坏死、退行性改变、创伤、黏液样变性、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中以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最为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
二尖瓣最常受累。瓣膜损害多为单个,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亦可表现为多瓣膜病变,如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狭窄等。
什么是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是用来保证血液在心房、心室以及大动脉里顺序性流动的结缔组织,分隔着心房、心室与大动脉。
正常人的心脏瓣膜一共有四个,分别是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左心室之间;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主动脉之间;三尖瓣,位于右心房、右心室之间;肺动脉瓣,位于右心室、肺动脉之间。
瓣膜薄而光滑且富有弹性,且有单向阀门作用,随着心脏收缩、舒张周期交替开放与关闭,保证心脏血液向正常方向输送,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
如果心脏瓣膜出现了狭窄或者关闭不全,就会导致血液在心脏以及大动脉的流动过程中出现反流,或者出现流速减慢,导致心脏出现器质性的改变。
临床表现
二尖瓣狭窄
呼吸困难:最常见的早期的症状
咳血:表现为血痰、血丝痰,亦可咯鲜血
咳嗽:较常见,冬季尤其明显
声音嘶哑:较少见
重度二尖瓣狭窄会有“二尖瓣面容”,表现为双颊紫红,口唇发绀
二尖瓣关闭不全
轻度关闭不全者终身无症状,严重反流时心排血量减少,伴有疲乏无力、心悸、胸闷;晚期因肺淤血可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
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为主动脉瓣狭窄典型三联征。心绞痛常由活动引起,休息可缓解。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晚期肺淤血的首发症状,逐渐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急性肺水肿。晕厥多发生于直立、运动中或运动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早期无症状,重者可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强烈搏动感,常有体位性头晕等,反流量较大时,主动脉舒张压显著降低,可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出现心绞痛。
治疗方法
有手术适应症者,尽早择期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潮湿阴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干燥,阳光充足。
日常生活中适当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门诊复查,预防病情进展。
健康指导
有手术适应症者,尽早择期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潮湿阴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干燥,阳光充足。
日常生活中适当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门诊复查,预防病情进展。
稿件来源于心脏中心2病区
文章仅供参考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