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以这样的句式来感叹:“如果当初……,我就……”然而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当初了。人无法预测未来的发展,因此会对过去的错误感到惋惜。其实即使当时真的做出了另一种选择,也不一定就会变得更好。
为什么我忽然会有这样的感叹呢?事情要从两个月前说起了。那时的我尚在学校,过着平凡的大学生活,有天接到母亲的电话,告诉我姥爷得了风湿性心脏病。我心中咯噔一下,怎么人好好的,忽然就得病了呢?后来我才知道,姥爷不舒服有一段日子了,但他总想着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没当回事,于是就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母亲安慰我说没事,医生说先休息一段时间看看,说不定不需要手术也行。然而姥爷不听劝,他依旧接了个打扫街道的活。如果仅仅是早上起早点儿打扫街道,那倒也无妨,平和的运动是被医生所允许的。然而姥爷只想着赚点钱,不给子女添麻烦,于是不仅四五点起来扫地,还经常熬夜到零点倒垃圾。垃圾又重又臭,熬夜又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于是他的病越发严重,到了不得不手术的地步。母亲看他这样,又气又急,打算今年春节一过就带他去手术,可姥爷生性倔强,谁劝也不听,觉得自己能支撑住。
终于有一天,姥爷支撑不住了。他那六七十岁的身体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壮。抽烟、酗酒的坏习惯更让他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在他又一次吃完药发病之后,他终于拿起了电话,向家人妥协。舅舅、母亲相继赶到,看到他这个样子,又心酸又生气,倘若他早些听医生的话,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给姥爷喂了药,安定情绪之后,儿女们又开始指责他的不是。其实这种指责就和母亲指责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又无奈又心疼。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姥爷终于听进去了,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的他终于明白了,爱惜自己就是不给子女添麻烦的最好方式。
手术是拖不到春节过后了,必须尽快就做。姥爷没有再出言反对,只是说如果医生说可以休养的话,他想再歇歇。然而病情可不等人,做完检查之后,医生和母亲他们当场敲定了手术时间。1月19日,姥爷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结束后两天,他都待在ICU里。医生告诉舅舅,手术很顺利,但姥爷还处在危险期,需要一段时间观察。这期间我们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等待,或许还有祈祷。
终于,姥爷从重症监护室出来了。他刚出来前两天神智还有些不清醒,到后来就好多了。这次他变得异常听话,再也没有说“医生都是骗人的。”回想两个月前他刚检查出来有病时的桀骜不驯,到现在的言听计从,简直判若两人。医生给的建议,他全盘接受;医生不让吃的东西,他一概不碰。之前他是一个特别喜欢吃盐的人,现在他再也没说过哪个菜不够咸了。
昨天,姥爷出院了,父母医院接了回来。我和爷爷奶奶今天一同去看望了他。姥爷的神色不太好,但至少平安无事,这也算是喜事吧。我们陪他聊了一会儿,安慰了几句,也就回去了。我藏在心里的问题始终没有问出口:“如果回到当初,姥爷,你还会这样做吗?”
当初,是多久以前呢?是几周前他坚持要去扫地倒垃圾,熬到凌晨一两点时;还是几个月前他不听医生劝告,大骂医生骗子时;还是几年前他数次酗酒喝的烂醉如泥,躺在床上说胡话时;还是几十年前,他染上抽烟的恶习,并一发不可收拾时呢?我觉得都不重要,无论如何,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会”。这个问题本身也没多大的意义,因为无论多么后悔,都回不去了。
然而我们虽然无法回到过去,但还可以往前看。与其后悔着“如果当初……”,不如着眼现在。如果姥爷心态和作息调整好,这次的手术并不会对他造成多大的影响。同理,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过去,放眼未来,那么过去的遗憾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昨夜的黑暗并不能遮住明天的太阳。姥爷的错误已经犯下,谁也没有办法去弥补了。但至少,从现在开始,他能够重新创造自己的未来。
因此,我以我姥爷的事迹提醒大家,谁也没有办法预测明天会是怎样的,但至少,我们一定要做好现在的自己。如果后悔有用的话,还要在现在干什么呢?
老农的园艺店,期待您的感悟与思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