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高级职称(副高)每日一练
-11-8考试宝典资料部
试题
共用题干单选题
女性患者,35岁,因尿常规镜下血尿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大小接近正常,肾皮质叫声均匀,肾锥体内呈分布一致的高回声区,呈放射状排列,内部可有成簇的小结石形成。
1.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错构瘤
B.肾结核
C.海绵肾
D.肾多发结石
E.肾肿瘤
答案:C
2.有关该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一般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
B.本病需与肾乳头坏死和多囊肾相鉴别
C.病理上70%病例系双肾病变
D.多在40~50岁发病,预后不好,易发生肾功能不全
E.集合管扩张造成长期的尿液潴留,加上经常合并的高钙尿症,是发生结石和感染的原因
答案
解析:2.(髓质)海绵肾是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一般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多在40~50岁发病,预后良好,很少发生肾功能不全。临床上此病并不罕见,患者的肾髓质集合管呈囊状扩张,外观像海绵。病理上70%病例系双肾病变,每个肾脏有1个至数个乳头受累,只有一侧肾脏而且只限1个锥体有病变者极少见。本病在出生时即有,但无感染,尿常规检查亦正常,通常到40~50岁因发生结石和感染并发症才被发现。集合管扩张造成长期的尿液潴留,加上经常合并的高钙尿症,是发生结石和感染的原因。超声检查在肾脏内可见肾锥体呈一致的高回声区,放射状排列,无囊腔回声显示,此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某患者,无自觉症状,体检时,听诊可闻及心尖部收缩中晚期喀喇音,超声提示二尖瓣后叶脱垂
3.该病M型超声特点有
A.二尖瓣前叶收缩中晚期CD段向后移位,呈"吊床样"改变
B.二尖瓣前叶EF斜率减慢,呈"城墙样"改变
C.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
D.二尖瓣后叶收缩期CD段向后移位呈"吊床征"
E.SAM现象
答案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为
A.左房内收缩期见源于二尖瓣口的蓝色花彩血流,沿二尖瓣前叶走行
B.左房内收缩期见源于二尖瓣口的红色为主的花彩血流
C.左房内舒张期见源于二尖瓣口的蓝色花彩血流,沿二尖瓣后叶走行
D.左房内舒张期见源于二尖瓣口的蓝色为主的花彩血流
E.左房内舒张期见源于二尖瓣口的蓝色为主花彩血流,沿二尖瓣前叶走行
答案:A
解析:1.2.二尖瓣脱垂瓣叶运动幅度超过CD点连线2~3mm以上,具有诊断意义。另外,偏心性反流亦是该病的特征之一,即二尖瓣前叶脱垂,反流束沿着左房后壁走行,若后叶脱垂,反流束则沿着前叶走行。
2.二尖瓣狭窄首先左房的血液流出受限,故最先出现左房扩大;左房扩大后左房压力增高,肺静脉压力增高,进而肺动脉压力增高,引起右心血流回流至肺动脉受阻,故右心室、右心房开始扩张。
患者男性,34岁,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心电图示T波异常,X线示心影增大和肺淤血,超声提示全心扩大,左心室呈"球形"扩大,左室射血分数为35%
5.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冠心病心力衰竭
B.扩张型心肌病
C.酒精性心肌病
D.肥厚型心肌病
E.限制型心肌病
答案:B
6.超声表现不包括
A."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各瓣口可见血流反流显像
D.M型超声示二尖瓣呈"钻石样"改变
E.EPSS减小
答案:E
7.在超声检查中,还需仔细探查下列哪项
A.左房血栓
B.左室血栓
C.左心耳血栓
D.右房血栓
E.右室血栓
答案:B
解析:风湿性心脏病最常累及的瓣膜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三尖瓣,故联合瓣膜病多数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
试题答案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18岁,反复出现血尿就诊,尿常规:红细胞(++),蛋白(+),超声检查所见: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左肾静脉纵切图像,可见左肾静脉远心端即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左侧的左肾静脉明显扩张,而位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明显变窄。
1.根据上述临床资料,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小球肾炎
B.IgA肾病
C.肾病综合征
D.肾动脉狭窄
E.胡桃夹综合征
答案:E
2.此病的诊断标准是
A.反复性、发作性血尿或蛋白尿
B.主动脉左侧方的左肾静脉直径比主动脉正前方的左肾静脉宽20%以上
C.主动脉右侧方的左肾静脉直径比主动脉正前方的左肾静脉宽20%以上
D.主动脉左侧方的左肾静脉直径比主动脉正前方的左肾静脉宽50%以上
E.主动脉右侧方的左肾静脉直径比主动脉正前方的左肾静脉宽50%以上
答案
3.关于此病正确的描述有
A.超声是诊断该病首选的无创性非侵袭性检查
B.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发作性血尿或蛋白尿,常易误诊为肾小球肾炎
C.该病是指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
D.多见于儿童及青春期少年,发病年龄4~20岁,以男性多见
E.尿红细胞形态为肾小球性
答案:ABCD
解析:3.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发作性血尿或蛋白尿,由于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缺乏认识,常易误诊为肾小球肾炎,但尿红细胞形态为非肾小球性可予以鉴别。据统计,胡桃夹现象多见于儿童及青春期少年,发病年龄4~20岁,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4:5。超声是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首选的无创性非侵袭性检查。主动脉左侧方的左肾静脉直径比主动脉正前方的左肾静脉宽50%以上,即左肾静脉扩张部直径是狭窄直径2倍以上可诊断。CDFI:左肾静脉扩张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右侧肾静脉,彩色血流呈暗红色,受压段静脉血流明亮,明显变细。频谱多普勒:于左肾静脉受压段狭窄处取样,可见频谱呈"城垛样"改变。心脏收缩时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管径增宽,对该段左肾静脉压迫加重,管腔变窄,血流加速;心脏舒张时动脉收缩,对该段左肾静脉压迫减轻,血流速度减慢。
女性,59岁,进食后有胀满感,腹痛,体重急剧下降,顽固性腰背部疼痛,现出现*疸,上腹部可扪及肿块,超声检查示胰头可见一不规则低回声肿块,向周围蟹足样浸润,胆管及胰管显著扩张。
4.对其声像图的表现,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后方回声增强
B.可有周围淋巴结转移
C.内部可见坏死及出血或出现钙化斑
D.钩突部肿瘤致肠系膜上静脉后移
E.脾静脉及门静脉可见狭窄及闭塞
F.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肿块周围的血管浸润程度
答案:AD
5.该区域的肿块,还应和下列哪些疾病鉴别
A.壶腹癌
B.胆总管结石
C.胆管下段癌
D.慢性胰腺炎
E.胃癌周围浸润
F.十二指肠乳头癌
答案:ABCDEF
6.在和壶腹癌鉴别时,支持壶腹癌的特征为
A.*疸发生早
B.肿瘤一般较小
C.扩张的胰管和胆管的长度较长
D.胰管扩张明显
E.肝内外胆管扩张可不明显
F.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更明显
答案:ABCE
7.下段胆管癌区别于该病变的超声表现在于
A.肝门区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
B.肝脏弥漫性增大
C.肝内可有转移灶
D.胆管扩张更明显
E.胰头未见实性占位
F.胰管未见扩张
答案:EF
8.梗阻性*疸的原因除该病外,其他可能的原因有
A.胆管癌
B.胆总管结石
C.胆道蛔虫
D.十二指肠肿瘤
E.胆总管癌栓
F.胃周淋巴结压迫胆管末端
答案:ABCDEF
解析:(1)胰腺癌病变多发于胰头,病变区胰腺局限性肿大,内见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外形不规整,后方有回声衰减。早期较小的胰腺癌不引起胰腺大小、外形改变,病灶呈圆形,边缘光滑、规则,内回声较低,尚均匀,后方回声衰减也不明显。少数弥漫性胰腺癌胰腺普遍肿大。(2)主胰腺管多扩张,大于3mm,胰头部肿块可压迫、侵犯胆总管末端,导致胆道狭窄、闭塞、扩张。(3)常伴肝脏转移灶及周围淋巴结肿大。(4)彩色多普勒表现为局限性低回声,团块内部可见星点状搏动性彩色血流,周边可见血管受压绕行呈彩色环;弥漫性胰腺癌在胰腺内可探及血管迂曲扩张,色彩丰富。所以描述正确的为BCEF选项。胰腺癌及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等超声表现,其后方回声多为衰减;钩突部肿瘤致肠系膜上静脉前移,故本题答案为AD选项。本题主要考察胰头癌超声声像图表现。选项AD不属于胰头癌超声声像图表现。本题的避错方法为熟知胰头癌超声声像图表现。
胰头部与多个组织器官相邻,如壶腹部:胆总管最后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在此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胆总管及胆管下段,十二指肠、胃窦部等。故ABCDEF选项正确。本题主要考察和胰头癌有关的疾病鉴别。ABCDEF选项都属于与胰头癌有关的鉴别疾病。本题避错方法,熟记有关胰头癌有关的疾病鉴别。
壶腹癌和胰头癌的鉴别主要通过解剖部位及胆管、胰管的状态不同进行判断。1、壶腹周围癌是指壶腹部、胆总管末端及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癌肿,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腺癌。2、*疸是壶腹癌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是第一症状和体征。*疸出现早,可呈波动性,与肿瘤坏死脱落有关。常合并胆管感染类似胆总管结石。超声表现为胰头未见增大和肿物,在胰头外侧,即胆总管末端发现肿物。故正确选项为ABCE。壶腹部癌一般可引起胆总管、胰管同时扩张-双管症,而不会单纯引起胰管扩张明显;肿瘤一般较小时即可引起*疸可获得早期诊治且恶性程度低,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不明显。故DF选项为错误选项。本题考察支持壶腹癌的特征。DF选项不属于支持壶腹癌的特征的选项。本题避错方法是熟知支持壶腹癌的特征。
下段胆管癌和胰头癌的鉴别主要在于后者胰头区可探及实性肿块而前者胰头正常。胆总管下段癌恶性程度高,胆管壁增厚或呈肿瘤样,致胆总管闭塞,*疸进行性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由于病变位于胆总管下端,胰管未累及,不会受阻扩张,胰头未见实性占位。故正确选项为EF。本题考察下段胆管癌和胰头癌鉴别的区别。选项EF属于下段胆管癌属于超声表现,不属于胰头癌超声表现。选项ABCD与胰头癌有关。本题已选错项为D,避错方法区分两种疾病的胆管变化。
阻塞性*疸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疸,任何原因,只要使胆管受到阻塞,就会产生阻塞性*疸;一是良性的病因,像是最常见的(1)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Mirrizzi’syndrome)石头阻塞了胆管,造成胆汁无法排入十二指肠。(2)慢性胰脏炎病人形成胰头部假性肿瘤,从外而内压迫胆管。(3)胆管因发炎或手术后造成之狭窄。(4)其他如罕见的胆道出血(hemobilia),血块阻塞了胆管,造成*疸;肝吸虫或误入胆道的蠕虫等。另一是恶性的病因,如(1)胆管本身或胆囊的恶性肿瘤(胆管癌)(2)胰脏头部癌(3)华特壶腹癌──即十二指肠乳头癌(4)肝癌栓塞子(tumorthrombus)堵住胆管─即所谓的*疸型肝癌(5)癌症病患胆管旁之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造成胆管阻塞。所以ABCDEF为正确选项。本题考察梗阻性*疸病因。选项ABCDEF均可引起梗阻性*疸,本题避错方法为熟记梗阻性*疸病因。
患者男,59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障碍及一过性意识丧失1个月”来诊。
9.为明确诊断,建议首选检查包括
A.血生化
B.心电图
C.超声心动图
D.颈动脉超声
E.TCD
F.脑血管DSA
G.颅脑CT
答案
EG
10.以下诊断及描述正确的有(提示颅脑CT:未发现明显异常。颈动脉超声检查如下图。)
[GJ33_MN2_37.gif][GJ33_MN2_37_1.gif]
A.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
B.颈动脉栓塞
C.颈动脉夹层动脉瘤
D.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
E.大动脉炎性血管狭窄
F.颈动脉血管壁均匀性向心性增厚,管腔狭窄、血栓形成
G.颈动脉全程纤细呈“串珠样”,血流充盈不全
H.狭窄段血流充盈呈细线样,局部出现“五彩镶嵌”血流特征
I.颈内动脉狭窄段流速明显升高,频带增宽
答案:AH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