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刚办理完退休手续四个月的李富民发现,自己稍微走快一点,就会有胸憋、气短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年初,医院做了心脏彩超,显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李富民选择了保守治疗,但走得稍微快一点还是会反复出现胸憋气短症状。年3月,李富民在孩子的带领下,医院做了手术,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年7月,李富民突然出现头晕,随后出现意识不清,晕倒在地,大小便失禁。此后间断出现活动后气促,口服心衰药物得到了一定缓解。年4月,李富民再次出现头晕、意识不清,家人赶紧给他含了速效救心丸,医院,转医院。经过初步诊断,李富民“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后”。医院心内科专家们讨论后认为,如果按传统手术方式,很可能因为既往外科手术引起的粘连和周围纤维化而导致手术不成功或术后效果不佳。最终,专家们制定了在远离机械瓣的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分别植入电极这样的备选方案,一旦传统方式不成功,就用备选方案。在随后术后1个月、6个月、1年的随访过程中,李富民再也没有出现头晕的症状,程控起搏器参数一切良好运转正常。这例手术的成功,为众多因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纤维化使得希氏束和左束支起搏难以成功的患者看到希望,通过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同时起搏代替左束支起搏的策略,不仅起到了生理性左束支起搏的效果,还保证了电极参数长期稳定性。年5月11日,世界权威杂志EUROPACE医院开展的左前左后分支联合起搏治疗顽固性心衰进行了复函,确认这种术式为全球首例,这意味着山西心脏起搏技术迈入了全球领先水平。
▍内容来源:*河新闻网、都市
▍图文整理:都市
▍商务合作:山西科教新媒体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