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载OCC丨风从东方起,心 [复制链接]

1#

编者荐语:

本文转载自东方心脏病学会议

年5月27日晚,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开幕式以线上形式如期举行。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书记、副主任,上海市保健局局长章雄教授,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主席、哈佛大学医学院PeterLibby教授,欧洲心脏杂志主编、意大利圣心大学FilippoCrea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全*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葛均波院士,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会长、亚洲心脏病学会主席、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医院霍勇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医院*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医院沈卫峰教授等专家教授参加开幕式。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钱菊英教授主持开幕式。

今年东方会采用全线上形式,将18个频道25个论坛场个学术报告完整地搬上了云端。

钱菊英教授

一场精彩的“艺术与科学”跨界对话,拉开了OCC的序章。葛均波院士、林延龄教授、钱菊英教授、曾凡一教授、张珺女士以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蒋昌建副教授,共同讲述了艺术和生命科学的交汇相融和殊途同归。屏幕上的笑声、歌声与掌声,仿佛穿越到每个人的面前,生动地演绎出医学与艺术跨界带来的魅力。

“艺术与科学”跨界对话

风雨同心共赴东方

开放

创新

合作

19点30分,东方会25个学术单元全体坛主和负责人在云端集结完毕,共同迎接来自海内外的同道。以“风”为主题的开场视频,吹响了OCC开幕式的华章。大会主席、医院葛均波院士代表组委会向所有参会者致欢迎辞。医院全*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院士致辞并对大会的召开表达了祝贺、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徐建光教授向所有参会医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感谢。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书记章雄教授对大会召开表达衷心的祝贺及期望。

葛均波院士首先对所有关心、指导、帮助、参与东方会的国内外同道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欢迎。葛院士介绍道,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从一开始对东方会能否召开的担忧到确定如期在5月底和大家见面,大会组委会和各论坛坛主克服了重重困难,这是所有人坚强的信念使然。作为我国心脏病学领域的年度盛会,东方会不仅承载着传递学科最新进展、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重要使命,而且肩负着促进医学知识普及、提高人民健康素养的神圣职责。为此,此次大会精心准备了学术讲座、指南解读、手术录播等内容,以及专题辩论、病例大赛、国际联合论坛等不同的会议形态,涵盖冠心病、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节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肺循环疾病等各个亚专科,希望能够满足所有参会者的需求。最后,葛院士表示,十六年来,东方会一直秉承“开放、创新、合作”的初衷。就像开场视频里所说的那样:开放,唤醒心的梦想;创新,萌发心的力量;合作,打破心的围墙。在今后的征途中,希望大家能够坚定信心,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葛均波院士

韩雅玲院士表示,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历经16载,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心血管病领域享有盛誉的品牌学术会议,相信今年也一定能够让所有学者碰撞出更多学术的火花,迸发出更好的创新思路。韩院士还指出,东方会汇集国内外心血管病领域的优秀专家,聚焦前沿创新话题,深入解读发展趋势,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围绕新技术、新理念、新发展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从这个角度讲,东方会不仅是一个专业性的学术会议,更是一个心血管病专家之间共同交流的渠道和合作共进的平台。最后韩院士希望,在东方会的推动下,在所有同道共同努力下,一起推动心血管诊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健康中国的发展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韩雅玲院士

徐建光会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相信线上形式的会议将会满足更多心血管学者的学习需求,同时使东方会产生更深、更广的影响力,同时希望东方会继续坚持“开放、创新、合作”的理念,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事业提供最坚强的支撑,为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贡献最大的力量。

徐建光教授

章雄书记对这段时间以来,来自全国各地为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的无私奉献的医疗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指出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将对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所有心血管病学专家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献表达感谢。

章雄教授

主题演讲

梦想起航未来可期

主题演讲环节,大会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重磅专家分享心血管领域最新国内外进展与思考方向。大会主席、医院葛均波院士带来“心脏瓣膜全介入时代的梦想及未来”。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FilippoCrea教授则讲述了“冠脉循环的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医院韩雅玲院士分享了“冠心病抗栓降阶治疗的探索”的思考和经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PeterLibby教授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炎症的最新进展”。

葛均波院士首先分享了瓣膜病治疗技术及器械的发展及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介入医师未来努力的六个方向:1.二叶瓣,欧美指南虽未推荐过,但在国内已被临床研究和广泛实践证明;2.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心尖方法日益成熟,经股动脉途径正在实现;3.提高瓣膜耐久性,研发面对年轻患者的治疗方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