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方师承论坛
六经辨治发热
医院肾内科
李贵明
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今天我跟大家谈一谈六经辨证发热。首先在这里,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咱们在座的有很多是我的老师,我很佩服的、崇拜的人。我和你们不太一样,因为大家可能都是科班出身吧,我是为什么学中医的呢,因为我八五年毕业以后,不会治发烧,家里人发烧我不会治,朋友发烧不会治,当时就是打抗生素嘛,八五年据现在三十年,那个时候医院治发热还是一个样,三十年了,他们还是那样治,抗生素,清热解*药,激素,还是这些东西,当时就是因为不会治发烧,我说必须得学好中医,中医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到现在我也没有一个老师,就是自己瞎琢磨,也经常看书瞎琢磨。
发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发热是一个常见病,高发病,咱们都碰到过,作为医生来讲这个发热的病人,咱们在临床上都碰到过,也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治疗不好的话病人也是非常痛苦的。首先,我们要看一看,为什么会发热,西医把发热分成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我们中医把发热分为外感性发热和内伤性发热,现在在临床上治发热还是这样用药,最近我还治了几个非常难治的发热,医院,山东省济南*区总院,碰见两个高热的病人,有一个是发热半年的病人,吃两副中药就好了,但是现在西医治疗还是那样治,抗生素,退烧药,然后皮质激素,所以三十年以前我毕业到现在没什么变化,发热绝对不是这样治的。
人为什么会发热呢,人死了之后一定不会发热的,人只要是发热,就说明人有抵抗能力,就像打仗一样,我们打仗就是发热,过去日本人侵略中国时中国人一定会反抗,不能他欺负你你也不反抗,过去反抗有国民*,共产*和老百姓,打仗就是发热,都被敌人给消灭了,战争就结束了,战争结束了发热就停止了。这是一种发热。还有一种发热,我们的抵抗组织把入侵的这些东西消灭了,战争结束,发热也停止了。我们在临床上看见两种不同的发热的情况,他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是从发热到发热消失,前面这种就是成亡国奴了,外来的侵略者愿意怎么治就怎么治,所以你就成了亡国奴了。第二种把侵略者消灭以后,我们当家作主,而且通过战争,我们可以得到自身抵抗能力的提高,你看美国人天天打仗,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人家不去打他是他打别人,他今天不揍你他就觉得吃亏。帮助日本人打中国人的就是汉奸,我们的有些抗生素,有些清热解*的药物,有些凉性的药物,咱们现在还是这样用,但是你看《伤寒论》里用药不是这样用的。我们盟*帮助我们把日本人打出去,这是帮助你抵抗,伤寒论我没有老师我就自己瞎想,这个《伤寒论》为什么叫《伤寒论》,不叫伤暑论,伤凉论,伤其他论,后来又出来个温病学,他们两个用药是完全不一样的,伤寒论中有句话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那么伤寒肯定使用热性药,再看看伤寒论的用药途径,六经用药就是以用热性药为主线,这是我个人理解的,不一定对,在座的老师可以批评指正,我个人认为伤寒论的主线就是以扶阳为主,伤寒论六经里只有阳明经用白虎汤,用大量的清热药物,其他的你看太阳病,发烧他不用凉性药,用麻*汤用桂枝汤,三阴病更不用说了,伤寒论整个就是扶阳,但是这个扶阳和火神派不一样,去年北京杨老师说,他说一开始我看你那微博啊,我以为你是一个火神派,后来看看又不像一个火神派,我说你看我到底像哪个派,他说你像伤寒派,我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个派,但是我觉得能治好病就行,所以病人他对医生的要求,你不用给他讲的天花乱坠,你就给他看好病就行,发烧你就把发烧治好了就行。
人活一口气就是这个阳气,所以人死了以后尸体冰冷那就是纯阴,纯阴不会发热,没有阳气,没有抵抗能力,就成了亡国奴了。我们作为一个医生来讲,治病人一定要帮助人体的阳气,先把发烧治好,不是去打击人体的阳气,因为我在临床上看到了很多的小孩,就是寒凉药用的太多,抗生素用的太多,用了以后呢,孩子好了,过两天又发烧了,再后来就成什么情况了?肚子疼,不愿意吃东西,经常拉肚子没精神,一做彩超说肠系膜淋巴结炎,实际上这个病就是从三阳变证太阴经来的,就是从三阳经治到太阴经,太阴以后就寒了,也不长个子,吃饭也不行也消瘦,这就是寒凉药带来的危害。伤寒论中,三阳病几乎没有死症,死症都在三阴病,尤其在少阴和厥阴里面,死症是最多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对人的生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管治什么病都要好好保护人体的阳气,阳气没了人就死了。我们说的清热解*药,抗生素名字起得这么好,镇定安神药,镇是镇压,镇压他就安静了,安静了他不服气,更乱,镇定安神药不行,安眠药越吃越多越吃越多。抗生素,抗是对抗的意思,生就是生命,抗生素是对抗生命的借体。人类整天自以为是,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是最聪明的,我存在不能让他们存在,实际上你看人类历史才多长,细菌病*都比人类历史长得多,你弄不死它。你看动物世界,蚂蚁最厉害,大象不行,一大群蚂蚁大象根本不行,细菌病*很厉害,你存在也要让他们存在,和平共处,抗生素能对抗大的生命也能对抗小的生命,大的生命体还不如小的生命体生存能力强,抗生素用多了以后也不好。我自己虽然是一个西医啊,我是一年到头不开西药,门诊化验单我也开的很少,有的病有西医基础的话看这个病心里很有数,没有西医基础重轻也不知道,直肠癌你辨证都吃了一年中药病人心里冒问号,这就很可笑,所以有西医功底的话这个病人轻重看的很清楚,该做或者不该做,现在很多大夫有乱检查的坏毛病,现在当医生太容易了,不用上本科,电脑上都带,头疼做CT,磁共振,心慌做心电图,彩超,做完以后开药,记不住,那电脑上都有,现在的大夫太好当了,我们那好多大夫都这样。
发热他分六经发热,首先从体表,胡希恕老先生说:表证,半表,半里,然后就是里证,昨天我跟孙教授,他不是学中医的,我自己理解就像我们的院子一样,过去我们都住那个院子,院墙就是表证,房间里胃肠里就是里证,在院墙里房子外就是半表半里,三阳证可以当成白天,三阴证可以当成晚上,就是在同一个地方,表阳证表阴证,里阳证里阴证,半表半里的阳证双阳证,半表半里的阴证厥阴病,把他当成白天和晚上就行了,打仗常规来说先从体表进来,我们靠人体的抵抗力反抗,打仗,打仗就发热,恶寒,脉浮,浮紧的话就浑身疼,血管充血,出不来汗,他扩张,咱们吃那个降压药,吃了以后头胀,脸发红,那就是血管扩张的事,咱们这个感冒也是,在体表的时候太阳伤寒证就出不来汗,血管就浮紧,头疼剧烈,身上的关节肌肉都疼痛,这时我们要发汗,如果体表我们抵挡不住的话,就像打仗一样就往里面去了,院墙挡不住就跑院子里面来了,跑院子里面来了就是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就是少阳证,到了半表半里的时候呢,体质进一步减退,如果再抵挡不住,就到了胃肠里了,到胃肠里面了我们首先见到阳明证,大热,大汗,脉洪大,大便干,再不行就到了三阴经,到了三阴里就非常厉害了,就从白天打到晚上,很多病都是这样,到太阴吧,我个人理解,标本六气,太阴和少阳同本,太阴就是湿,少阳就是火,少阳里没有寒证,太阴里没有热证,我自己研究太阴就是太上老君,最老的,这么阴的地方哪有热,凡是有热的地方都是虚阳外越,也就是说是假热,不是真热,太阴里面没有真热。我觉得人特别有意思,发热虽然简单,但也能看出这个人中医学的怎么样,到了厥阴病这个地方,到厥阴这个时候有没有体温超过37度发热。我对厥阴病学的不多,我理解的不深,我没有见过,或者说他有厥阴病的发热,我用的不是厥阴病的处方,或者用的其他病的处方把发热治好了,我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个厥阴病,反正他发热就是好了,要是从科学道理来讲可能是个厥阴病,但是我没有在想他是不是厥阴病。因为我功底比较差,所以我开处方心里没想那么多,别人拿我的处方一分析,把我自己就说的晕头转向,根本就没考虑那么多。
中医嘛,大道至简,我觉得一个高明的人是把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如果你把一个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两句话能说清楚写出一大本厚书出来,你成了专家了,别人谁也看不懂,我觉得这样不行。把厚的书简单说成两句话这是聪明的人,中医我觉得也是那么回事,中医我个人理解他有很多用不上的东西,西医,比如高血压,他有五大类降压药,他给你一个指南,只要你认字,看了以后你就能用。但是中医不行,中医理论你讲的头头是道,见到病人,不认识,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见到太阳并发证,你不会给开药。如果中医真那么简单我们就不用开学术会了,一个人拿本伤寒论背下来,但是真不会开药,我觉得学中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悟性,没有悟性学起来很费劲。上一年级的时候水平差不多都考分,上高中有的考上大学了有的没考上,上大学了有的考博士了,差距越来越大,就是和悟性有关系,老师讲的都一样,学的课本都一样,背的东西都一样,为什么到了你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中医讲“道”,什么是“道”?一阴一阳为之道,阴阳不测就成神。我们不要背处方,背一千多,背完一千首还有两万首等着你呢,你背不下去的,我们不能把我们的脑子培养成一个硬盘,不能把我们脑子培养成图书馆。我们中国的教学方法就有问题,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几个中国人?到了美国看看就不一样了。踢足球,花样玩的再好,踢不进去,没用;有一个武术冠*见义勇为,被人揍得鼻青眼肿,问他为啥,他说他们不按套路打;看病也是这样,病都不一样,要是都和书上一样,那就没有治不了的病了。
伤寒只有阳明病用的清热药,伤寒六经只有六分之一是用的凉性药,而且书上写的是阴虚火旺,我觉得这句话说得是不对的,我觉得他叫火旺阴虚,不叫阴虚火旺,平常说,阴虚他就火旺了,中国人说话是非常讲究的,张三李四,张三第一,李四第二,不能倒过来说,要排座次的,要说阴虚火旺的时候,是阴虚导致的火旺是要滋阴的,要是因为火太旺导致的阴虚的话,就要灭火,他俩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说火旺阴虚呢?因为我们的自然界,是阳主阴从的自然界,天就是阳,地就是阴,天就是父亲,地就是母亲,这叫天地相交。我们的社会,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男权社会,生病也是一样,都是阳气胜,阳气要是把阴打过以后呢,这就是阳盛阴衰,阳气打不过让人家揍了,那就叫阳虚阴盛。治病就得从阳虚方面下手,这是比较重要的,不管怎么说,或者阳气盛,或者阳气衰,但是他是找事的。阳主动阴主静,我觉得伤寒六经的主题就是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人死了之后和活着有什么区别?就是人凉了,冰冷的尸体,把人治凉了就死了。所以人的一生就像山一样,南面,北面,南面朝阳就是三阳,山北面就是三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从生到死,要想长病长得快,长得多,要想死得快,就使劲把自己弄凉了,你的寿命就短。虽然肿瘤病我治的不多,但是我发现体寒人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为什么他们愿意肿瘤啊,就是凉,水都结成冰了,就成肿瘤了。
三阴病非常的厉害,三阳病不厉害,三阳病表现的非常强,表现的非常厉害,三阴病表现的不厉害,但是就像*子进村一样,偷偷的,等发现的时候就已经躲不了了。我医院的医生不一样,医院专科分的越细,医院的肾内科,但是我那个地方就成为中医门诊,我自医院的三分之二。
发热,我们要看发热开始的时间,或者加重的时间段,这个很重要。但是很多临床大夫不想这个事,尤其是西医更不想这个事,现在很多发热的病人都是下午发烧,我到我们西医门诊外科,他们都很愿意听我下会诊,我就跟他们开玩笑,我说这病人为什么会下午发热?他们说可能是病*感染,我说那病*上午睡觉?不是,肯定是有原因的,再就是发热有没有畏寒,是不是怕冷,有恶寒就是太阳,有汗无汗,汗后不能用麻*,用桂枝汤,但是有的人吃了激素。吃退烧药,他肯定大汗淋漓的,这时候麻*要小心点,因为有很多发热是西医治不好了,他去找你。还有,有没有呕吐、大便;有没有头疼、嗓子疼,嗓子疼非常多,嗓子疼就牵扯到少阳和少阴;再就是有没有关节肌肉疼痛,有很多病人发热的时候关节肌肉疼,有的病人哪都不疼就是发高烧,后面有案例;再就是有没有口渴的问题,有的病人发烧没有口渴,有的病人有口渴,口渴的病人有的喜欢喝水有的不喜欢喝水,有的喜欢喝凉水有的喜欢喝热水,有的喜欢喝热水到嘴里后不咽,这都是不一样的。
太阳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太阳中风,一种是太阳伤寒,太阳中风证就是发热,恶寒,恶寒是比较虚弱的。再一个就是怕风,出汗,这两个是最重要的特点。发热,怕风,出汗,这是桂枝汤证最突出的表现。太阳病是属于皮毛的病,往往全是肺惹得毛病,肺主皮毛,就出现咳嗽,咳痰,加半夏,桔梗,配甘草,我觉得非常好。而且我开的处方都是伤寒论的方子,别人一说其他的方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一看处方二十种药三十种药就头疼,我不会看,我开的方很少超过12味药。学伤寒论我觉得是学他的思想,不是说伤寒论的方子不能动。伤寒论的方子,药,比例都是那个样,病人也不可能那么配合的精准。女人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就用桂枝汤,因为中国人坐月子有个习惯就是不让出门,每天都呆在家里,把门都关上,出汗,不让用凉水,皮肤比较松弛,出汗,怕风。出汗,这就是桂枝汤。一个泰安朋友的妻子.5.25上午给我打电话,她的一女同学5.20爬山全身出汗,奇怪的是一直到现在仍然全身自汗不断。不发烧、不怕冷、口不渴,很害怕,问是中邪了吗?我说不是中邪是中风。桂枝20,白芍20,炙甘草15,生姜5片,大枣3枚。一副。5.26号15:50发来短信:我同学昨晚喝了药,今天接着就好了,她说你很神哦,说很是感谢。有人说治发烧给我开五付药七付药,我说发烧绝不能开七付药,一付药两付药治不好这个方肯定是开错了。再吃,第三付就是害人。伤寒论绝对不会让你吃三付五付的,肯定是吃一付最少是减轻,两付就好,五付治疗发烧肯定是不对的,这个就是桂枝汤的原方,我看病好多都是原方。医院心内科的主治大夫,她就是生孩子以后在家里出汗,发热,38到39度,生完孩子就怕出汗,受风这些东西,她家里面都关着门窗哪来的风啊,桂枝汤证怕风有这样一个特征,没有风她也怕,你就从他身边走过去她也非常怕,这是她非常大的特点。她父亲跟我打电话,我说你过来吧,她就到我办公室,这也是桂枝汤的案例。像这样的处方能挣到钱嘛,挣不到钱。现在人的体质偏寒偏湿的比较多,为什么,因为小时候想吃个雪糕没有,想吃水果也没有,那时候空调也没有,现在想吃什么都有,寒凉的东西太多了,导致我们的寒性体质比较厉害,过去没电话,传消息都自己跑,过去人的体质和现在人比肯定是过去的人体质好。我所见脉浮的人比较少,大部分沉细的人比较多,脉浮的人很少,寒性体质比较多。
郅某某,男,74岁,患者因畏寒发热,体温39.3℃,于.08.16住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以静脉点滴炎琥宁,阿奇霉素及退烧药等,治疗3天病情无任何改善,说让我给看看吧。发烧,八月份挺热的,他穿着三层的衣服,怕风,大汗,口渴不想喝水,不是阳明病,阳明病口渴是喝水的,而且是喜欢喝凉水的,这个病人是口渴不想喝水,为什么,因为体内湿气重,发烧病人应该是脱衣服的,他穿衣服,这就不是个真证,那就是个假证,它就是一个阳虚的发热,他有出汗和太阳病,里面有一个桂枝加附子汤证,他是表阳里一个虚证,加附子就说明阳气不好,必须加附子,大汗淋漓,大汗亡阳,怎么解释呢?内经上说,阳加于阴为之汗,烧水一样,这个火,就是阳,水烧开了出了汗,水越多出来的水蒸气越多,水蒸气越多火消耗的越多,大汗亡阳。附子15g,后来加到30g。
医院有一个门诊部主任,他的孩子现在在北京上大学,他孩子回去以后发高烧,下午发烧,39度,我给他看看附子用了20g,用了以后快到40度了,我又给看了看附子加到30g,干姜加到30g,我觉得一般人看到以后会想是不是开错了,实质上就是因为阳气不足,我治发烧的病人我都留了电话,有病人吃好了以后就不来了,不好可能也不找你,但是我得追踪啊,吃了药管用不管用,孩子吃了第二副体温就正常了,我们中药房都害怕我,但必须是真寒假热的病人才能这么用,阳明病加上附子要命了,太阳伤寒,脉浮紧,头痛剧烈、颈项僵硬、发热无汗、畏寒严重,关节肌肉疼痛明显,麻*汤主之。但是我认为葛根汤比用单纯的麻*汤要好,对这种太阳伤寒病,基本上不用麻*汤,我就用葛根汤,因为很多病人头疼的时候脖子也僵硬,葛根是治脖子僵硬的专用药物,大上个星期,有个女的得了个什么病呢?两个上肢举不起来了,半年了,整个后背都疼的很厉害,晚上睡觉不敢翻身,到医院骨科住院,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吃什么药也不管用,这肯定就是太阳伤寒证,运用葛根汤,葛根50g,麻*15g,桂枝30g,生姜10片,吃了一副大汗淋漓,那就是束寒,出了汗以后后背也不疼了,什么事都没有了。但是发汗发的太厉害了,发汗有点太过了,我觉得用葛根汤就好,感冒的时候病人都流鼻涕,流清鼻涕,就是受寒了,*鼻涕就是到热证了,从清鼻涕到*鼻涕病人就要好了,舌苔也是,我对舌苔特别重视,脉诊说的挺明白,你摸着是浮紧脉我摸着就是弦脉,舌头发红你不能看是发黑吧,水是白的你不能说水是黑的吧,除非你有色盲没办法,正常情况下大家看的颜色都是一样的,舌头血液非常丰富,舌苔就好像糖一样,白色的糖在舌头上加热加热就变成*的,就成了热象了。热要是湿的,那就是湿热,继续加热,糖干了,那就是真热了,再继续加热,*的糖成了黑的了,糊了,热极了,他也能反映我们由寒到热到真热到热机的状态,但是这个发黑是干的。在朝鲜战争中有很多 被冻死了,冻死了都他也发黑,我们肢体坏死后他也发黑,但他是湿性发黑,外科有干性坏死和湿性坏死,湿性坏死就是静脉回流不行,发黑,潮湿,肿胀。
我们科室有一个护士长的孩子,五岁,发热一周,体温38.7℃,医院大夫水平不高,见什么药吃什么药,到药房开店感冒冲剂吧,三九感冒灵,根本就不对,这个发烧就是个葛根汤证,还有一种感冒有尿路刺激症,一定要用利尿的药,如果不用利尿的药,就尿路感染,就感冒了,或者说尿少的时候一吃感冒药一刺激他,他会通畅的。伤寒论大部分篇幅都在讲坏病,本来这个病很简单,张三一开药,治错了,李四一开药治错了,伤寒论大部分篇幅都在讲这些东西。这个孩子,岳母岳父都是肾炎,在我们下面没条件给他们做病理检查,发烧,没有小便,用茯苓,泽泻。有一种特殊的太阳阳明合病,感冒伴有腹泻,葛根汤主之。这么多年的阳明病发热,我见过三个,我认为温病学就是从阳明病发展出来的,温病学用寒凉的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夏天热了吹空调,冬天冷了烧暖气,温病用清凉的药多。虽然温病学我没有学过。这个小孩附睾肿大疼痛,高烧,口渴喜凉水,没有汗,腹部没有压痛,大便三日未解。三日不大便稍微用点承气汤,也不是大承气汤,大*,枳实,厚朴,沙参,这四味药,病人喝完主任打电话说病人好了出院了。我用大承气汤治了一个最吓人的患者,一个80岁的老太太,就是我闺女的班主任她母亲,他是个风湿性心脏病,能活到80不错了,她每次都去我那看病,有一次老太太肚子疼的特别厉害,老太太个子也不高,不发烧,就是腹痛,其他主任会诊打了杜冷丁也没用,两个小时以后又疼起来了,我一问好几天没解大便了,腹部压痛,然后没有反跳性,吃了一副大承气汤,腹痛就没有了,但是你辨证错了你肯定不敢用。还有很少见的热厥证,热深,我就见过那么一个,四肢发凉,发高烧,这种病人口渴喜欢喝凉水,这是一个辨证的眼目。他要是手心发凉,喜欢喝热水那是个寒证,手心发凉,喜欢喝凉水,肯定是热证,喝水的温热凉,非常有助于鉴别是寒证还是热证。还有脉,应该舍脉取证,因为有时候脉是假的。少阳病,发热恶寒,我个人认为少阳病后半夜发热比较多,后半夜发热很多老师认为他是厥阴病,我个人把他放到少阳里面去,我是怎么想的呢,因为是至阴一阳生,十一点到一点就是至阴的时候,之后就是一阳生,一阳就是少阳,少阳就是小阳,我就把他当少阳病来治,少阳病肯定用小柴胡汤来治,当然死扣小柴胡汤不行,以小柴胡系列为主,不能用吴茱萸汤治后半夜发热,我还没用过。还有这个嗓子疼,少阴和少阳都会引起嗓子疼,但是少阳证的嗓子疼是口苦咽干,少阴病是脉沉细,少阳病脉是沉弦的。少阳病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是呕吐,一个呕吐加上发烧没什么别的症状了,这样的病人碰见很多,小柴胡汤一喝就好。还有一些病人没有发热,最近治了三个了,都是小孩,早上起来就呕吐,恶心,虽然有一个他也能吃饭,吃完饭以后出家门就吐,做胃镜查来查去什么毛病没有,那就是一个柴胡证,他这个柴胡证的呕吐特别厉害,怎么来的呕吐,肝气犯胃来的,呕吐本来是胃的事跟肝有什么关系呢?肝气犯胃,木克土。还有一个病人,上周一,一个小孩,16岁,过年的时候感冒了,打了十几天抗生素,好了,但是这孩子没法生活了,天天早上起床起不来了,一点多才能睡着,到九点才能起来,不吃饭,吐。上高一,医院看,都不知道什么事,就是少阳病,他太阳起不来,正常人太阳在六点钟左右,他太阳就在晚上一点钟左右,半夜一点把你拽起来你肯定也很难受,你肯定是不舒服。小柴胡汤,一吃就好,他的太阳比我们的太阳晚了好几个小时。
抗生素就是杀生命的东西,抗生素是凉性的东西,最开始他就是治化脓性感染的,化脓性感染西医定义就是红肿热痛。红,阳性病变,热也是,肿也是,能治阳性的肯定是阴性的,热者寒之,他就是个寒性的,对阴性的病肯定不管用。还有一个女的月经前三天或者后三天,这个时间段发热明显,这就是柴胡邪热的症状,这是伤寒论中的热入血室。这个女的也挺奇怪的,就来月经的时候发热,月经一停就好了。
都知道我是西医,但是我批判的就是西医,西医有很多好的地方,好的地方永远都是好的地方,坏的地方不说,永远都是坏的地方,我们中国人现在有个毛病就是不让别人提缺点,你赞同我我挺高兴,你一提缺点我就不高兴。实际上你缺点不提出来你自己永远都不知道,知道才能改进。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看病,查了一圈不知道什么意思,查出个指标异常就问你。看病就是赖人的,赖指标,我们看那个病和化验单没什么关系,一看啥也没找出来就看出来个指标异常。我们大夫也耍赖。
柴胡桂枝干姜汤,现在用的多了点,我认为有两个辨证要点,一是口渴,一是大便干结。再加上少阳病的一些症状,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有压痛,有非常明显的反射,你最好还是小心点,因为咱们病人法律意识都很强的,和过去不一样。这个是我朋友他父亲,从消化科转到普外科,说是胆石症,请来一个主任说要做手术,大夫看了CT以后不是胆结石,就让回去了,但是症状没有消除。老爷子80了,非常难受,这个病人就是一个大柴胡汤证,只要他的症状是大柴胡汤证,就用大柴胡汤。我们看病不能让西医的病名把我们框死。你看一个高血压就用降压的,不能这样去治。辨证论治。到临床上一定要用中医的思想去看病,不要拿着化验单,血压高了加上天麻,这不是中医看病,中医看病有真也有假,阴阳的问题就好像一个镜子,镜子里是假镜子外是真,镜子里是影像,里面的人和你完全不一样,你做什么动作他也做什么动作,你是实的他就是虚的,你是实火他就是虚火,你要是对着镜子里的你使劲,他根本看不到,那是个虚的。
太阴就是最老的意思,他没有热证,标本六气,太阴少阳从本,太阴本来就是湿。大家都说中医是治本的,西医是治标的,我就说什么是标什么是本,春夏秋冬就是温热凉寒,温热凉寒你看不见,这个本要通过标,去表示他的存在。人要去表达你的思想思维,你的思维我们看不见,但是他要通过你的嘴你的行为表现出来,标和本就是这么个意思。温热凉寒就是春夏秋冬。
中医有什么好处?山南热病他能治山北热病也能治,山南的病用山北的药去治,山北的药用山南的药去治。现在西医有个问题,我发现我们的西医大夫,药到头了,开始做介入,介入不是内科大夫做的事,应该是外科大夫做的事,心脏介入。西医有个安全问题,他是来自于工厂的,他没有这个四性,他只有中性和寒性,有热性,阿托品,激素。西医有个大毛病,热性病治的挺好,寒性病治的不好,非常的头疼,类风湿,很多心脏病,肺病,都是寒性的。太阴有热性病就是假的,这就是阴盛阳衰,虚阳外越,这个发烧,必须用四逆汤,而且这种发热都是下午发热,下午发热晚上发热都是阴虚发热。我说应该是阳虚发热,因为下午至阳,一阴生,中午以后阴气开始上升,如果是阴虚的话体内的阴气会鼓上去的,症状应该减轻,因为阳气下降阳气本就不足,加上天气不足,所以发热。发热时间非常重要。
这个小孩,20个月,发高烧,39度到40度,在儿科住院,住了以后抽风,大夫家长害怕,转院吧,医院,他们说可能是脑炎吧,孩子这么小怎么可能得脑炎,就又跑回来了,找我,小孩不配合,一看满嘴是溃疡,哭,舌头颜色发淡,那就是阳虚,四逆汤,一般人不敢治,因为小孩是至阳之体。所以看病不能想当然,不能先入为主,回去以后就好了,没事了。还有就是少阴病,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阳指三阳,阴指少阴。少阴病的发热现在非常多,都是下午发热,就是虚寒证。午后发热,和太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一个朋友的父亲,原来是我们市里的市级干部,80了,平时看身体挺好,去年陪他家老太太看病,他老太太感冒了,他也感冒了,结果他老太太吃中药好了他爸死了,为什么死了,后来并发肺炎死了。他就是少阴病,年纪大的人,体质虚弱的人,得了少阴病,治疗不及时可能就要死的,很危险。伤寒论里涉及的死症很多,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病人发热,食道癌术后发热,我去看他状态挺好,就是阳虚发热,白细胞1.6万到1.8万,我说把抗生素都停了,就吃中药,他们都不敢,你都打了12天针不管用,白细胞也没下来,用泰能吧。我说就两天,不行的话愿意怎么治怎么治,后来就用麻附辛,彻底好了。还有厥阴病,他有没有发烧到37度以上的时候,有人说厥阴病到37度以上了我不认识啊,可以用那个柴胡四逆汤去治,我用柴胡四逆汤治疗过很多发热的病,很多高热。有一个朋友的父亲肺癌,脑转移,发烧半年,天天39度40度,在北京找了很多大夫,中西医都看,没有看好,没办法回到济南*区总院,抗生素都用遍了,天天吃,就是不退烧,就是用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麻附辛吃两副就好了。大年二十八,有一个病人,发热一个月,当地医生治不了,天天39度40度,用麻附辛,加*参柴胡,加赤芍,就好了。就两天。有一个肾炎的人,但是辨证是厥阴病,厥阴病的发热我没有治过,用了吴茱萸汤很快就好了。半夏附子我天天用,伤寒论给咱定的规矩咱不能弄死了,谢谢大家!
感谢李贵明主任的精彩报告,我听了主任的报告有几个问题想跟大家分享:第一是问题,有问题先找谁呢,比如说发热,发热我治疗的不理想,我就钻研这个发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无师自通,之前做的是理论的基础;第二是把症状列举;第三是通过15个案例,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发热六经证治,这里面多数是三阴三阳单证也有合病合方合治,李老师的介绍相对是客观,公平的,我特别感谢李老师是讲了很多类比,突出了一个思维,原点思维,很多问题都回到了原点,溯可以鉴病之源,类比,简易。比如说夫妻的关系,敌我的关系。毛主席曾经说过: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的,所以李老师能通过类比的思维说一些原点的问题。我们知道,今天到我们现场的同仁,其中有很多对经方很有见地、功底非常深厚的专家和老师,我想有请来医院肾病科李建民主任为报告做点评,大家欢迎。
贵明老师我们俩是神交,我们认识了很久,但是没见过面,所以今天上午在五棵松那边做完讲座下午来见了个面,所以我算了算五运六气我们俩见面的时刻,非常惊讶,因为大家都非常的年轻,也有一些资历老的老师。要说中医的疗效怎么样,中医是否有效,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医学几千年,咱不说给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多大贡献,但是它伴随中华民族的底蕴,修身养性的原则。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个病人,肚子疼,前医院,他还有糖尿病,医院胃镜也做了,肠镜也做了,也没查出什么,然后来到我们科住院,我都没出手,我出手肯定也一样,我们科的主治大夫给他用的艾灸,开了三付中药,两副后症状缓解,你能解释?why?中医这个东西,你讲不清楚,说不明白,在我的微博里刚发一个消息,有一个朋友,因为到更年期了,月经该不来了,病人胸腹,乳房涨的难受,将近三个星期了,这样的话找我来看,我一看舌淡有齿痕,右脉沉细,左脉弦滑,我就给开的正气天香散,和桃红丝加柠檬片,一付症状缓解,两付就已痊愈,后来他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终于见到了一剂知二剂愈,效如桴鼓。因为天天读经典,天天读医案,在我行医三十一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疗效,所以中医我已入门。今天让我点评李贵明大哥,我真的不敢点评,我在全国各地讲座都说过,不是中医不好,而是人没有学好,想学好,请把中医的经典读好。四大经典,四小经典,这些是最基本的,你说我在学校里读了硕士,读了博士,你那时候考试都是抄的,也许你做的纸条是五十米,五十米的小纸条你散一圈。我们科是博士后流动站,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把基础打好,你上班以后不重读这些东西,就没有深刻的感悟。中医要学好真的不容易,前两天中央电视台一人给我打电话,说您今天不上班啊,我说不上班,他说孩子咳嗽一夜怎么办,我说只能等到星期一了吧,她说来不及,我说家里有橘子吗,没有去外面买十个,去外面买点红糖,买点葱,三个东西煮一碗,用五个橘子皮,煮个三到五分钟,第二天中午喝了一碗,晚上喝了一碗,星期天给我打电话说不咳嗽了,有什么感受?中医治病是在诉说一种传奇,关键是你有没有诉说传奇的能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