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孔茜通讯员张勇高爽
日前,一名5岁患有暴发性心肌炎的患儿被父母紧急送至济医附院,情况万分危急。济医附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联合心律失常科、心脏外科成功为其植入儿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启动的瞬间,患儿心率由最初的极度缓慢甚至停跳,瞬间达次/分,血压稳定,起搏有效。经过14天的PICU治疗,目前患儿愈后良好已顺利出院。
5岁患儿生命垂危
多学科制定可行性方案
“患儿来时,面色苍白,口唇发青,手足发凉,心率仅20-30次/分,随即被紧急收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抢救。”回忆8月12日的急救经历,济医附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医师辛美云仍历历在目。由于患儿呼吸微弱,循环极差,心电监护下心率仅27次/分,已严重低于正常儿童80-次/分的心率,且心室跳与心房跳脱节,严重心律失常。
“孩子在家中已发热、腹痛、呕吐两天,经评估患儿病情,考虑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辛美云称,暴发性心肌炎(AFM)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可在数小时至2-4天因严重循环衰竭死亡,病死率可高达80%。体外膜肺氧合、床旁心脏起搏等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可有效降低儿童AFM的病死率。
为全力抢救患儿生命,PICU团队在主任辛美云的带领下,立即给予患儿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提升心率,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但患儿心率仍极度缓慢甚至短暂停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情况万分危急。随即,科室联系全院多学科会诊。“心脏重症监护室刘宏生主任、心外一科程前进主任、心律失常科李祥廷主任等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PICU,共同讨论并制定可行性方案。”辛美云说。
由于患儿所患的暴发性心肌炎导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同于先天性窦房结、房室结与传导束发育异常性疾病,临床表现更为凶险,极易发生心源性休克与心脏骤停,病死率很高,紧急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是一项快速有效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而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症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常规药物难以控制、快速、顽固性心律失常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一时间,患儿抢救又有了新希望。
20分钟生死时速
床旁手术让患儿转危为安
临床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多在导管室进行,即在持续X线透视、监测下将电极直接植入。但考虑到患儿仅有5岁,体重19kg,外加病情危重,极不稳定,如转到导管室,途中随时有心脏骤停危险。经过会诊、研讨,济医附院心律失常科主任李祥廷果断决定在PICU病房床旁实施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但儿童床旁起搏器植入在济医附院尚属首例,技术难度大,需要手术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强的应变能力。
“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秉承医者初心,多年从事各类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工作的李祥廷经过严密准备工作,在床旁超声引导下,以娴熟的技巧将临时起搏器探头准确植入患儿心脏。起搏器启动的瞬间,患儿心率瞬间达次/分,血压稳定,起搏有效,手术用时仅20分钟。
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儿起搏心律平稳,血压稳定,呼吸机辅助通气下自主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患儿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已转为窦性心律,在PICU治疗14天后,顺利出院。8月29日,前来复查的患儿已恢复良好。
据了解,儿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成功植入不仅填补了此项技术在济医附院儿科领域的空白,更进一步提升了济医附院救治儿童危重症的能力。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