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瓣膜性心脏病的抗凝治疗二
TUhjnbcbe - 2023/8/10 23:02:00

今天简述一下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方案

心脏瓣膜病患者如果置换的是人工生物瓣膜,那么置换术后3个月内血栓栓塞风险是最高的,在这3个月内也是生物瓣膜内皮化的过程。因此,在术后前3个月应给予抗凝治疗,既往指南推荐应用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抗凝,而目前研究结果指出,若采用生物瓣进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后3个月即停止华法林抗凝,那么心血管死亡风险明显增加。若继续口服华法林,术后第3-6个月内卒中及死亡风险将降低,但出血风险并未增加。另外,经统计,外科生物瓣血栓形成发生率约为11.6%,明显高于预期。因此指南推荐,采用生物瓣进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的人群,若出血风险较低,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的时程应延长至6个月,PT.INR目标值推荐控制在2.5左右,6个月后改为低剂量阿司匹林(75-mg/天)抗血小板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手术还是经导管行生物瓣膜置换者,若同时合并其他需抗凝的疾病,需要终身口服抗凝药物,推荐应用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1
查看完整版本: 瓣膜性心脏病的抗凝治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