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全球首例经皮股静脉途径自膨式可降解室间隔
TUhjnbcbe - 2025/3/7 18:19:00

年7月7日上午8点30分,医院心内科陈智主任团队通过经皮股静脉途径微创介入的方式,为一名2岁多的孩子成功植入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这也是目前全球首例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通过股静脉途径应用于临床。

据了解,此款“自膨式可降解室间隔缺封堵器”由上海锦葵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

手术中,陈智、王祥主任首先进行升左心室造影,确定孩子心脏上有6mm大小的室间隔缺损,诊断该病症符合介入治疗的要求。随后医疗团队熟练地在透视和和心脏超声引导下,将“自膨式可降解材料封堵器”沿着由经皮经股静脉至患者心脏室间隔缺损处搭建的输送导管通路推送,并在心腔内成功展开和释放,完美地封堵住患者的室间隔缺损。上午10时30分,孩子顺利转送入普通病房,生命体征平稳。

我国每年约有0.8%(12到15万名)的新生儿中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VSD)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关系与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往此类手术通常采用的是传统金属封堵器,可能存在金属永久植入物的相关风险,特别是对心脏瓣膜和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而使用“可降解封堵器”不仅可以有效阻断异常通道,还可以避免金属永久性封堵器可能带来的远期并发症。可降解封堵器作为桥梁,仅作为临时的植入物,最终会分解成无毒的小分子水和二氧化碳被排除体外。原缺损部位上的封堵器网体表面会由患者的自身组织再生修复,并完全被覆盖。

可降解封堵器在达到修复心脏缺损的同时又未在心脏内留下金属植入物,这项创新使瓣膜返流和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大大降低。从手术操作流程看,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装置与常规金属封堵器类似,在心脏超声引导下,可有效观察到封堵器的位置及形态,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

陈智主任团队对新型材料领域的发展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首例经皮股静脉途径自膨式可降解室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