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轴向分辨率可达到10微米,是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IVUS)的10倍左右,同时成像速度快,可以探查生物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被称为“光学活检”。与此同时,由于其与病理组织学图像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可在近似于组织学水平上诊断和评价冠状动脉斑块,从而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冠状动脉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并针对不同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因此OCT在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指导介入治疗策略和评价介入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冠心病新的“金标准”中的“金标准”。OCT检测是将一条头端带光学透镜的成像导管放在冠脉血管里,通过高速旋转回撤,不到3秒钟就可以帮我们诊断清楚血管里面的结构和斑块性质,就像直接把眼睛放进血管里看一样,整个诊断过程非常安全可靠。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为一名反复胸痛的中年男性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手术,术前患者行冠脉CTA提示左主干+三支病变,且冠脉病变严重、复杂,冠脉钙化明显,可能累积前三叉病变。
术前冠脉CTA图(1)
术前冠脉CTA图(2)
术前造影图(1)
术前造影图(2)
为进一步明确冠脉病变情况,及进一步指导冠脉介入治疗,我院心血管内科郭素峡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检查---OCT;并成功完成我市首例OCT指导的冠脉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冠脉介入治疗。
术中OCT检查横截面图(1)
术中OCT检查横截面图(2)
术中OCT检查长轴图
术后OCT检查3D图
术后OCT检查长轴图
术后造影图
OCT造影融合技术实现了OCT与DSA画面的完美同步,可以让我们更加快速准确进行支架定位,尽量缩短定位时间和避免地理性丢失;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融合技术尽管告诉我们应该将支架植入的精准部位,但在操作过程中种种原因导致的支架移位仍然无法完全规避,因此合理的长度选择和规范熟练的操作依然是我们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