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刷知识点21免疫调节
TUhjnbcbe - 2021/7/20 19:37:00
刷知识点

21-免疫调节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知识点二、体液免疫

1.过程图解:

2.作用对象:体液中的抗原。

3.作用结果: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知识点三、免疫系统的组成

1.三种免疫活性物质及其功能:

特别提醒:溶菌酶的分布与抗体的形成和分泌

①溶菌酶既可以存在于第一道防线的泪液、唾液、汗液中,也可以存在于第二道防线的细胞外液中。

②与抗体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抗体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2.免疫细胞的来源及功能:

特别提醒:浆细胞与吞噬细胞的区别

①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②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知识点四、体液免疫

1.体液免疫的过程分析:

(1)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2)抗原的两种作用途径:

①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然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②少数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

2.二次免疫:

(1)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数量多,抗体的浓度大。

(2)产生抗体的速度: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免疫时机体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的速度快。

(3)患病程度:初次免疫往往比二次免疫时的机体患病程度重。

(4)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

知识点五、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系统的功能:

2.免疫学的应用:

(1)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知识点六、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主要免疫细胞

B细胞

T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特异性抗体

各类淋巴因子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器官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联 系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具体表现:

①在病*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二者共同将其彻底消灭

②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知识点七、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项目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理

相同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物质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攻击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等攻击破坏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等

2.艾滋病:

(1)艾滋病发病机理:

HIVT细胞DNA人染色体DNA上病*颗粒→T细胞裂解→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2)特点:因为遗传物质是RNA,所以人类免疫缺陷病*突变率高,变异类型多,给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

(3)致死原因: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由于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而死亡。

(4)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转载于囡波湾生物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学习使用!侵权删!

●精品推荐●

●如何快速查找

1
查看完整版本: 刷知识点21免疫调节